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如近期中国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对热敏感,保持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均可有效消灭活病毒。
二、病毒来源及疫情传播途径是什么?
病毒来源:野生动物
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
现阶段出现人传人现象,已经出现一些社区传播。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疫情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有哪些?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多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四、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被感染?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五、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就医时,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刻佩戴口罩和保持手卫生,尽可能远离他人,至少保持1米远。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特别应注意:诊疗、接诊中全程佩戴口罩。
六、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属于密切接触者:
①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②诊疗、护理、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③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④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⑤现场调查人员调查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
七、为什么密切接触者要医学观察14天?
此为国际社会通行做法,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八、个人如何预防新冠肺炎?
①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等都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②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的地方,减少或不走亲访友和聚餐。
③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不要打完喷嚏后揉眼睛或者接触有黏膜的部位。
④疾病流行期间,外出要佩戴好口罩。
⑤养成良好安全饮食习惯,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
⑥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活体动物(如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
九、近期去过武汉或与病例密切接触者怎么办?
①尽快到所在村委会或社区进行登记,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②从离开疾病流行地区或与病例最后一次密切接触的时间开始,2周内需接受居家医学观察,并接受每日随访,最小化与家庭其他成员活动共享区域,减少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密切接触。
③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每天进行消毒。
④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护性衣物(如塑料围裙)再去清洁和触碰被居家医学观察者的相关物品。
⑤若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向医生说明情况。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刻佩戴口罩和保持手卫生,尽可能远离他人,至少保持1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