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岗位管理制度》

作者:组织人事处 来源:院办公室 时间:2019-08-28 09:15 点击:1153次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为了规范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各部门组织架构及职能的设置、调整,以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全部组织架构的设置及职能的调整。

第二章  组织架构管理

第三条 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根据学校办学宗旨、办学规模、业务归口管理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制定出学校组织架构方案,学校的组织架构设置到一级部门单位。

第四条 各二级学院、中心根据业务,部门组织架构必须体现具体的岗位及人员定编数,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报公司核准。

第五条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由于部门或岗位职能调整,需要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变更时,必须由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由学校领导审批,报公司核准。

第六条 所有部门的组织架构调整、职能变更,必须经学校核准后在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进行备案并发布。

第三章  岗位管理目标

第七条 按需设岗,因事设职。根据学校发展战略需要出发,科学分析单位性质、规模、工作量和管理幅度,合理确定管理职数、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有事有岗有责。使各管理岗位形成合理配置。

第八条 优化合理,精简效能。以工作效率为前提,保证每个岗位满负荷工作,发挥岗位的最佳效能。能以少量岗位满足需要者,不多设岗位,不交叉设岗和重复设岗。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优化调整,达到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协调、规范、有序,发挥最佳的整体效益。

第九条 动态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立足于现有人力资源,实行岗位动态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突出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结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制定不同层级、不同岗位考核标准,完善、规范和落实岗位考核制度,实行“庸者下、能者上”的激励机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第四章  岗位管理的原则

第十条 实际需要和可能的原则。岗位设置根据学校实际工作需要,在现有编制人员或招聘人员中职务数额内进行。所谓实际需要,指的是现阶段明确的任务,是必须实施的、是可进行的,不是规划的、将来的任务;所谓可能,即已核定的编制定员和职务数额。

第十一条 最少岗位数量原则。任何一个机构,其岗位的数量是有限的,岗位数量只能以一个职务岗位饱满的工作量和履职标准,按最少岗位数额的原则来确定。一个岗位能承担和完成的,不能设两个岗位。以达到少投入、获得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

第十二条 最低职务岗位原则。最高职务档次岗位设置应根据不同的工作层次、不同的工作性质、不同任务、职责、难易程度而设置,按其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从低岗设起,避免低岗位能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而设高的岗位。

第十三条 协调配合的原则。任何职务岗位都不能孤立地设置,必须从整体出发考虑上下左右协调配合的关系。每个职务岗位要在整体目标、任务下有明确的分工,并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协调配合、优化组合的岗位机制。因此,在设置岗位并作合理分布时,必须以机构的职能、目标为依据,进行层层分解,直到每一项具体工作,合理确定到每一个岗位。评价职务岗位是否合理设置,要看其目标任务是否明确具体,职责是否符合整体职能的要求,与其他职务岗位是否协调配合。

第五章  岗位设置

第十四条 岗位设置

1.岗位规划的依据来源

(1)设立、调整、变更岗位应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组织架构调整相一致。

(2)设立、调整、变更岗位应遵循精简的原则,在保证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职位数量应尽量减少,每个职位的工作量应饱和。

(3)岗位设置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4)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岗位设置应向核心部门倾斜。

2.岗位设置:

(1)由学校领导、二级学院院长和中心负责人共同制定岗位设置。

(2)各部门负责人提出初步意见,从属部门岗位现状、特点和工作负荷等情况做出分析,提出初步的设岗意见,并附必要的说明,包括名称、档次、设置理由、岗位的工作性质、任务大小、难易程度、具备条件等。

(3)进行岗位分析与评价。在岗位调查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岗位状况及基层设岗初步意见进行分析评价,综合平衡设置方案,重点是分析评价岗位设置的合理性。该岗位设置有无必要,依据是否充分,职责、任务是否明确具体,岗位层级高低是否合理;该岗位的工作与其他岗位的工作是否交叉重复、程度如何,是否合理搭配;该岗位的工作量是否饱满。

(4)提出岗位设置的整体方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拟定各个岗位分布的总体方案,排开现有人员的因素,按照合理设岗应遵循的原则,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任职条件及专业特点,分布到各个部门。

(5)拟定岗位说明书(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是对每一个岗位(特别是高级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工作标准及有关事项的文字说明,也是上岗人员履职、考核的基本依据,一般要求每一职务岗位都应有一份岗位说明书。如果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所需资格条件完全相同的岗位,可以合用一份说明书(或称标准岗位说明书)。

第十五条  岗位管理流程

1.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根据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出学校组织架构方案,经领导批准后执行。学校的组织架构设置到一级部门单位。

2.各部门根据部门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部门组织架构必须体现具体的岗位及人员定编数,经学校领导同意后报编。

3.为保证学校及各部门组织架构的及时变更,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定期组织与各部门的沟通、研讨,进行统一的调整。

4.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由于部门或岗位职能调整,需要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变更时,必须由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由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初审、学校领导审批后执行,并报公司领导。

5.所有部门的组织架构调整、职能变更,必须经权限人核准后在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进行备案发布。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组织架构及职能

 81a9de9cdf8b8d30cccf8decb612b70.png

 

第十六条 业务流程管理

1.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是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管理的日常归口管理部门,主要工作职责是(1)负责组织制定、修订各部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管理相关实施细则;(2)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执行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执行过程中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3)根据反馈和要求,适时修订、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工作流程。

2.相关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拟定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草本,对新拟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文字描述,并向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申请进入审批程序。

3.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原则上每年修订一次,每年年底由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根据全年运行情况,提出修订计划,按权限批准实施。

第十七条 学校各部门职能分析

根据学校环境和条件,从内容、性质、相互关系和分工等多方面,具体地分析学校的整个管理系统或者个别子系统的全部职能,并运用多种方法就建立和健全学校职能结构,提出具体学校各部门职能。

第十八条 工作分析

1.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负责组织对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并定期根据岗位变化进行调整。

2.工作分析的方法包括问卷法、观察法、采访法、工作实践法和典型事件法等,具体根据学校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3.对组织内各职位所要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承担的工作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

4.确定各职位所要承担的责任、工作强度,以及任职人员的能力、任职资格,如学历、专业、年龄、技能、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

5.工作分析的结果为职位说明书。

第十九条 岗位胜任力分析

1.对学校关键岗位和核心岗位人员进行胜任力分析。

2.通过以下方法归纳对比分析确定岗位胜任力(1)分析岗位说明书确定绩优标准;(2)和现岗位优秀员工标杆进行对比分析;(3)通过关键事件访谈;(4)其他认为有必要方法,如问卷调查、专家支持方法。

3.通过胜任力分析,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汇总形成《胜任力评估表》,并根据流程报领导审核。

4.通过审核形成的书面意见,最终设置岗位。

第六章  岗位动态评估与调整

岗位实行动态管理,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定期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发展状况对学校岗位实行动态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岗位进行增减。

第二十条 岗位动态管理原则:

1.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提高产教融合绩效的原则;

2.坚持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原则;

3.坚持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强化考核、优胜劣汰、优化员工队伍结构的原则;

4.坚持动态转换、绩效联酬、科学合理、公开、公正、公平、简单易行、持续运作的原则。

第二十一条 岗位动态管理方法

1.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岗级,不同的岗级确定不同的岗位工资。

2.结合岗位说明书进行岗位价值分析,影响范围、职责大小、工作强度、工作难度、任职条件、岗位工作条件等特性进行评价打分(打分作为岗位价值系数)。

3.结合人员月度评价及表现进行打分(作为人员评价参考系数)。

4.结合人员年度表现进行评价打分(作为人员评价参考系数)。

5.根据评价得分,经过岗位评估小组人员讨论确认,决定人员的岗位职级调整水平。

第七章  人员聘用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 招聘计划制定

1.每年8月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根据学校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划、确定组织架构、费用预算等进行分解和分析,结合目前学校人员结构状况及部门需求,制定未来一年的招聘计划,计划包含招聘时间、招聘渠道。

2.根据以上分析情况汇总形成《XX年度人员需求计划表》,提交学校领导批准。

第二十三条 招聘的实施:

1.学校所有人员的招聘统一由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组织实施。

2.为广纳贤才,引进更多更好的人才,促进学校员工素质的提高,应多渠道、广泛地开展招聘工作。

3.每一招聘职位应结合岗位说明书要求进行分析,保证面试中能满足岗位所需基本要求,由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组织初试,初试时应对应聘者的身份证、学历证及其他相关背景进行了解核实,重要或高级职位,可通过面谈或笔试对工作经验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有必要且有条件时还可进行综合测评,或其他专业测试;初试合格者,根据岗位级别进行复试。

第二十四条 人员录用

1.应聘者被录用后,即成为学校的试用员工。试用期限一般为三个月。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员工,即予以转正。

2.试用期三个月不合格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延长试用期,但最多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五条 人员管理

为促进学校发展,增强学校活力,真正建立起岗位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不断优化员工队伍,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每年定期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根据一定比例进行晋升,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淘汰。

第二十六条 人员聘用

学校教职工实行“评聘”分离,按照学校发布的岗位说明书,全员竞聘上岗。

第八章 岗位评价

第二十七条 岗位评价与增减

1.岗位评价,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对学校所设岗位需承担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等进行评价。

2.工资薪酬表为岗位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是确定薪等薪级表以及员工薪酬发放的重要依据。

3.岗位评价方法:学校按照岗位说明书所规定的职责,采用岗位评价表的评分法。

4.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负责岗位评价表的拟订和培训,确保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做好岗位评价工作。

5.下列情况下,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应组织进行部分岗位评价或全部岗位,重新编制职等职级表:

(1)新增岗位;岗位要求的经验、能力等发生较大的变化;岗位说明书发生较大的变化;人才稀缺程度发生重大变化;

(2)岗位设置发生重大变化;组织重心发生重大变化;

(3)学校每3年组织一次岗位评价。

6.上一条款中的第(1)种情况由本人或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应随时受理。第(2)种情况发生时,由各部门负责人提出申请,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应随时受理。

第二十八条 南充科技职业学院岗位管理制度经学院院务办公会通过后执行,由行政管理和效能中心负责解释。